心理学发现了问题,但没有说如何解决 真正的专家来了

发布于 心理 2024-08-19
16个回答
  1. 匿名用户2024-02-01

    我也不是专家,呵呵。

    我的意识与我的内在体验是一致的,这就是“真理”,我告诉人们的与我的意识是一致的,那就是“真诚”。 事实上,我们的祖先早就认可了罗杰斯关于真诚的研究成果,用中文概括和包含,并代代相传。

    所以你说的第一个层次不是自欺欺人,而是意识和经验的统一。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用的是经验,而不是理论。

    除非你是精神科医生或咨询师,并且你正在与有此类问题的人打交道,否则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大意义。

    对于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来说,没有必要知道“心理防御机制”。 真诚不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不能完全真诚,有自卫,是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我们想成为正常人,而不是超人。

    罗杰斯的理论只代表了他的流派。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理论。 在许多情况下,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可能说谁对谁错。

    如果你是心理学家或咨询师,你可以用理论来指导你与客户的实践。 如果你不是,那么你就不需要用理论来指导你的人生,如果你乱来,可能会导致邯郸蹒跚学步的结果。

    你与他人的关系是你们俩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你的个人因素。 警惕也有原因,比如家庭、社会、教育因素,或者个人特殊经历等,都不是你的主观意图造成的,所以你不必轻视自己。

    如果你想不那么看不见,你可以更积极地和朋友一起参加团体活动,比如打球、打牌、郊游、唱歌、聚会等。 如果你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你们通常会有空。

    另外,没有必要打消别人的戒备心,这与你对别人是否真诚无关。 对别人要真诚,别人可能对你真诚,但他们可能不会接受你,这不一定是结果。 如果你因为别人对你真诚而感到内疚,而你却不能同样真诚,你就陷入了理解的误解。

    守护是建立在相互熟悉、共同利益、双方相似等与诚意无关的事情之上的,有时甚至完全由外表决定。

    如果你还在上学,那就玩得开心,不要想那么多。 在玩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

    如果你们工作的话,我建议领导大家都做一次关于团队合作的外展培训,这样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障碍,增强凝聚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既有趣又实用。

  2. 匿名用户2024-01-31

    你真的在你的心灵上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们把对人的反应分为警戒前和警戒后,你的心理过程属于警戒前,这并不好,对于已经相识的朋友来说也没有必要。

    当你接触时,你应该首先接受无害的信息,在早期阶段放松警惕,然后在做决定时检查它是否与自己的内心相冲突,(前提是你必须清楚你与他人互动的底线)并做出最终判断。

    这样一来,你的判断就由你的心决定了,那就是诚意!!

  3. 匿名用户2024-01-30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受到过伤害,这让你在心理上不信任别人,导致你虽然理性地知道对方对你好,但你的潜意识总是保留着过去别人对你造成的伤害的经历,所以你仍然害怕自己在潜意识里再次受到伤害, 所以你一直无法真正放手,这很正常。你可以看看佛经,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你可以想到你认为对你真的很好的人,作为你最亲近的人,最依赖和最依赖的人,方法很简单,你首先从外表上想象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慢慢地,你会把对方当成你最亲近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慢慢放松,渐渐地你会放开这个人。这个法门是我自己修行佛法后学会的法门。

  4. 匿名用户2024-01-29

    我不是专家,但我可以试一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将自我分为理想自我、个人形象和内在自我。 这三者通常趋于合二为一。

    听起来你的问题是你的个人形象和你的理想自我无法调和。 比如,如果你已经学会了在社交场合应该主动与人打交道,这意味着理想中的自我已经改变了,如果理想的自我没有改变,那么你肯定不会主动与人打交道,而改变之后,就有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 理想的自我拉动了个人形象,同时塑造了新的内在自我。所以在这一点上要有信心。

    内在的自我是渐进的,它通常不会产生你认为你应该一辈子都这样做的结果,但你并没有一辈子都这样做。 重要的是成功的经历,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已经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哪怕只是说几句话,打个招呼,也已经是成功的经历了,而且经验还在不断积累和进步,你就会逐渐向理想的自己靠拢。

  5. 匿名用户2024-01-28

    诚实和诚实本身就是能力。 参与启蒙,无敌,手无寸铁。

  6. 匿名用户2024-01-27

    首先,你必须能够认出自己,过了很久,你就无法欺骗自己了。

  7. 匿名用户2024-01-26

    下不是专家。 这只是一个笑话。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由许多不同人组成的世界里。 在他们的世界里,你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 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许多真诚可能会变得不真诚。

    仍然希望你做你自己。 因人而异,对自己真诚并不一定是对他人的一种真诚。

    在社会上,不一定要是真诚的,自卫也没有错。 只要你不撒谎,不自命不凡。 做你该做的事。

    理解和奉献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理论毕竟是理论,我希望你理解它,然后尝试去做。 想想一切,稳重一点,也许你会走很多路。

    似乎有点跑题了。 对不起。

  8. 匿名用户2024-01-25

    其实我个人认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零心理防御机制。

    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天,我们就应该面对......其他具有心理防御机制的人没有人可以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内在体验,他们的话语也不能与他们的意识完全和谐。

    人们应该首先降低自己对他人的要求,只有在降低自己的要求之后,才能降低警戒线。

    其次,要主动从行为上影响自己,不断暗示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只有外表看起来很真诚,内心才会放松。

  9. 匿名用户2024-01-24

    不要有伤害他人的心; 防守的核心绝不能被抛......

  10. 匿名用户2024-01-23

    解除心理防御,我觉得需要和你相处的人对你也是真诚的,有威胁是你心理防御机制出现的原因,而别人的真诚是你自己心理防御机制实力的原因,而这也会影响你自己的诚意, 当你经常处于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时,这会直接影响到你自己对自己的诚意。但我不同意心理防御机制被拆除的论点,至少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11. 匿名用户2024-01-22

    我真的不明白你的意思,拿2分就走了!

  12. 匿名用户2024-01-21

    越想越不看,冷静点,希望真诚是好事,但这个社会不是靠真诚生活的,你自己衡量吧。

  13. 匿名用户2024-01-20

    总结。 此外,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有自己的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很清楚,并认为其他人也很清楚。 其实这就像气功中的“盖门”,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不说别人肯定不知道,那些想打你的人就无法下手,但是当你过于关注某一点时,这恰好提醒别人你的盖门在**, 所以其他人会攻击它。

    首先,心理问题的出现是很常见的,也许你身边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但是他们恰好没有告诉你这个世界是空的,所以他们认为别人没有这些问题。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们称自己很清楚,认为别人也很清楚。 其实这就像气功中的“盖门”,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不说别人肯定不知道,那些想搜你打你的人就没有办法下手了,但是当你太关注某个点时,这恰好提醒别人你的盖门在**, 所以其他人会攻击它。

    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处于“我没事”的状态。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你有问题,而是你的情绪有问题。

    再者,其实也不是你的情绪有问题,因为情绪波动是正常的,是你有问题,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你,然后你想盯着外力去解决,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当你不再关心自己的情绪,让它们改变,只专注于你此刻正在做的事情时,你就离走出心灵的深渊不远了。

  14. 匿名用户2024-01-19

    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是解决由某种情境引起的问题,根据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和技能,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的过程。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仅仅满足提出问题的事实是不够的,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 人生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1] 个人克服生活、学习和实践中新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

    教育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学生学习和知识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 - 主要观点由于问题解决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心理学家对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解决问题的阶段 据信有四个不同的阶段: 问题发现。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矛盾,当一些矛盾反映在意识中时,个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并要求解决它。

    这是发现问题的阶段。 从解决问题的阶段来看,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阶段和前提。 发现问题对学习、生活、发明都很重要,是主动思维的体现,对促进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问题。 为了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即找出存在哪些矛盾,哪些方面存在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而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将达到什么结果,必须满足的条件,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已经满足的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矛盾和关键矛盾在哪里。提出假设。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即可以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采取哪些原则和具体途径和方法。 但所有这些往往都不是现成的,而且有很多可能性。 然而,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假设会导致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不正确和不恰当的假设会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致不同的路径。

    检验假设。 假设只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保证问题会得到解决,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检验假设。 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对此进行测试:

    第一种是通过实际测试,即根据假设的计划,如果成功,则证明假设是正确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种是通过心理活动进行推理,即根据头脑中的假设进行推理,如果预期结果能够得到逻辑证明,问题就初步解决了。 特别是,当假设方案目前无法立即实施时,必须应用后一种测试。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后一种检验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在必须确认实践结果之前,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也不会得到证实。

    无论哪种情况,如果测试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则必须提出新的假设,并且必须重复测试,直到获得正确的结果,并且问题将无法解决。

  15. 匿名用户2024-01-18

    问题解决是由某种情况引起的,根据某种情况。

    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通过一个。

    一系列的思维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要思想之一是克服生活,学习和实践中的新事物。

    复杂心理活动中的矛盾,其中主要活动是心灵。

  16. 匿名用户2024-01-17

    在这个实验中,两组参与者被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解决相同的问题。

    材料:3根短蜡烛,3个火柴盒,几根火柴,几个图钉和一块垂直放置的木板(软)。 要求使用桌子上的任何东西将 3 支蜡烛固定在软板上,平行于木板的平面并垂直于桌子。

    设置它的两种方法是(1):蜡烛、火柴和图钉装在 3 个火柴盒中。 设置方法(2):

    蜡烛、火柴、图钉和火柴盒是分开的,火柴盒中没有任何东西。 可以看出,两种设置之间的唯一区别是火柴盒中是否有东西(图略)。

    实验程序:实验过程中,第一组参与者在第一设置中独立解决问题,第二组参与者在第二设置中独立解决问题。 记下每组中在分配的时间(29 分钟)内成功解决问题的人数。

    答案很简单:划一根火柴,将蜡烛底部加热融化,然后将其粘在火柴盒上,这样蜡烛油冷却凝固后,蜡烛就会粘在火柴盒上。 最后,用图钉将盒子钉在板上。

    内容物的盒子变成烛台,问题就解决了(图略)。

    实验结果耐人寻味。 心理学家发现,第一组参与者的表现不如第二组。 第一组中只有40%的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了问题,而第二组中86%的参与者解决了问题。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两组参与者在解决问题时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第一组看到的火柴盒里装满了东西,第二组看到的火柴盒里什么都没有。

    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完全一样。 这样,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唯一的差异导致了两组参与者的表现差异。 显然,当火柴盒里装满了东西时,对象很容易受到功能固定性的影响,很难想到火柴盒的其他用途。

    如果火柴盒里没有东西,就更容易认为还有其他用途。

    火柴盒变成烛台的启示是相当深刻的。 如果我们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功能性自决的影响。 例如,我们不仅要知道砖块可以砌墙和房屋,还要知道它们可以用来写字、画画、压纸角、钉钉子、打坏人、代替球门......有什么用?

    请下去,我相信你可以走很长的路。

相关回答
3个回答2024-08-19

你应该问:学会后你能做什么?

17个回答2024-08-19

这是你如何做到的:

1. 理解。 向父母询问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娱乐和互动情况。 >>>More

6个回答2024-08-19

你不能放手,因为你给了真情,爱她,即使她背叛了你,你还是不想放手。 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总是盼望着预期的结果,那就是她能改过自去的错,像初次见面时一样,把心放在你身上,多关心你。 >>>More

16个回答2024-08-19

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可能会因为工作或者其他事情而有点不开心,但你把这种情绪藏起来带回家,你知道你的家人会原谅你的烦躁,会理解你的感受,所以你这么肆无忌惮地伤害你的家人,但你却要换个角度去想你的家庭, 多和他们沟通,你可能也有脆弱的时候,你也会感到无助和无力,你需要家人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但家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让你很恼火,那些小事是引发你爆发的导火索,你需要告诉家人你内心的迷茫和迷茫, 也许他们能帮你提高,不要装强,强太久会累。

23个回答2024-08-19

你好,我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LZ应该是Wason关于推理的四张牌实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