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补救措施是什么? 5

发布于 社会 2024-05-15
6个回答
  1. 匿名用户2024-01-28

    在刑事诉讼中,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回避制度有具体规定的救济措施。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作出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后,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决策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

    第26条.

    人民检察院作出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后,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对本决定不服的,有权在收到驳回回避申请的书面决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第27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并申请复议的决定不服的,决策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条 审判员、检察官、侦查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决定; 院长的回避由该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在对调查人员的回避做出决定之前,调查人员不能停止调查案件。

    对于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2. 匿名用户2024-01-27

    ---违反回避制度,刑事诉讼中也有特殊规定。 已经判决的,可以通过上诉、申请再审或者其他方式提出抗辩理由。 应当回避的人不回避的,属于严重的程序错误,应当发回重审。

    - 如果您对处理回避申请的决定(可以是在法庭上口头答辩)不满意,您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它仍然对复议的结果不满意,提出上诉。

  3. 匿名用户2024-01-26

    律师专业解答:

    您可以申请复议,如果您对复议决定不满意,也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4. 匿名用户2024-01-25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也有权请求回避:

    (一)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该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人;

    (四)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或者委托人的款待、款待,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受委托人。

    审判人员、检察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事人及其法人有权要求回避。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后侦查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 案件情节复杂,逾期不能结案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七条 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因特殊原因不宜长期审理的,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长审理。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情形中,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调查不能结束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偏远地区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犯罪团伙案件;

    (三)在迁徙途中实施犯罪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领域广泛,取证困难的。

  5. 匿名用户2024-01-24

    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是指与案件有合法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员和机构不得参与刑事案件办理的刑事诉讼制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审判员、检察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也有权请求回避:(一)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该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人;(四)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审判员、检察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也有权要求回避:

    (一)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该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人;

    (四)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

  6. 匿名用户2024-01-23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内容包括:审判人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该人或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担任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人或翻译; 与本案辩护人、诉讼当事人有密切亲属关系的,应当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煽动人有权申请回避。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4条。

    审判人员违反规定,有下列指示局所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人员有权申请回避

    (一)违反规定会见案件当事人、辩护人、诉讼当事人的;

    (二)向案件当事人推荐、介绍辩护人、诉讼当事人,或者介绍律师或者其他人员办理案件的;

    (三)向案件当事人或者其委托人索取或者收受财产或者其他利益的;

    (四)接受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

    (五)向案件当事人或者其委托人借钱、借款的;

    (六)有其他可能影响审判公正性的不当行为。

相关回答
7个回答2024-05-15

法律咨询律师答:回避适用人员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回避情形下应当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员范围。 只有属于此范围的人才需要主动回避,或被当事人申请回避等。 >>>More

4个回答2024-05-15

律师的业务、权利和义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More

7个回答2024-05-1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五日以内提出抗诉。 可见,被害人无权上诉,选项A错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自诉被告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由此可见,公诉案件中的被告人无权反诉,选项B是错误的; 《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 >>>More

5个回答2024-05-15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可信充分,刑事证据标准的适用主要适用于立案、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审判四个阶段。 >>>More

1个回答2024-05-15

被害人是指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被害人在诉讼中扮演着各种诉讼角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起诉后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从而具有自诉人的地位和地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