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劳动法规允许六天休息和一天休息,但雇主应向员工支付周六工作的加班费的200%。
2.《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由此可见,社会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免除法定义务,全额支付雇员的综合保险费,属违法。
3.同样,用人单位将三笔养老保险缴款的37%转给劳动者,是对劳动者工资的变相扣除,也是违法的。
4.《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三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无限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试用期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首次直接签订3年劳动合同是合法的。
5.《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二)劳动者被安排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由此可见,公司的做法是避免在周六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这绝对是违法的。
您可以拨打劳动保障局**12333,与劳动监察大队取得联系,他们将依法处理。
-
1.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因此,您的单位正在做的事情是不合法的。
4、可直接签订3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如果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即使加班,也必须支付相应的工资。 加班费单独计算。
-
只要有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就可以胜诉,劳动仲裁是免费的,不用问律师就可以自己处理! 我是劳动仲裁员,可以就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企业劳动法进行咨询
1、单位严重违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
2、因单位违法行为,可随时辞职,要求用人单位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加班工资、社会保险等。
3.属于劳动争议,您应尽快申请劳动仲裁,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可随时提交书面辞呈。 您的雇主无权扣留您的工资。
4、收集一些能证明你与本单位有雇佣关系的证据,如工装(带“公司”字样)、工作许可证(最好加盖公章)、工作证(最好加盖公章)。
工资卡 工资单、考勤记录、社保缴费记录、同事证词等是可以接受的。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成立,同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自受雇之日起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的二倍。
第四十七条 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和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半个月的,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劳动关系确认而产生的纠纷;
2)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而产生的纠纷;
3)因撤职、解雇、辞职、辞职而产生的纠纷;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原因引起的纠纷;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补偿等原因引起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您可以要求进行仲裁!
-
您应该首先找到您在那家工厂工作的证据,最好是书面形式,然后去当地的劳动仲裁办公室进行咨询。
-
(1)1.李某入职时未满16周岁,单位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违法的。
2.合同规定一年的试用期超过劳动法规定的6个月上限的,是违法的。
3.不归还金属是违法的。
2)在劳动报酬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如果规定了计件工资,则应明确计件工资标准。
缺乏劳动保护协议。
缺乏约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工厂没有违约责任协议。
3)由于李某未满16周岁,不具备合法未成年工的条件,不能按普通劳动者对待,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
你参加考试了吗,1997年的五年劳动合同早就到期了。 如果更新,上述许多问题应该不存在。
根据新劳动法:
1.雇主不得向工人收取押金并扣押任何文件。 如果这还扣留着,你要尽快还给你,这么多年,存入银行,利息会很多。
2、本合同缺乏工资标准、发薪日期等。
3、合同双方均已履行,未续签且仍在公司工作的,可以投诉。
-
1:《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合同规定试用期为一年,这显然是违法的
2、公司不死,让员工交定金。 合同终止合同不退还押金也是违法的, 3、劳动合同应约定双方劳动合同的条款,李某有权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李某也可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
4.合同无效。
-
公司做法严重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和劳动关系的认定权。
-
这不是劳动法问题,而是侵权责任问题。
离职员工以人身攻击方式对他人进行报复,适用公安管理处罚条例,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提起公诉; 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但是,如果违规行为发生在工作场所,员工将通过工伤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工厂有责任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
-
1.提醒员工注意自身安全防范。
2.防止报复在我们的网站上发生。
3.一旦发生厂外报复行为,工厂应协助留在厂内的员工及时报警,积极主动。
-
请咨询律师!
-
你已经足够好了! 8月20日来吧! 呵呵!
如果工厂内部报复成功,无论你上班与否,你的工厂都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反之则不然!
-
1、缴纳社会保险不是《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而是《劳动法》的规定;
2、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按企业劳动年限经济补偿的2倍支付补偿金。
你好! 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给雇主的一项义务,并且是强制性的。
如果您为您缴纳了社会保险,您可以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将在一个月后终止。 然后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为你缴纳社会保险,并支付你3个月的工资。 由于用人单位尚未与您签订劳动合同,您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向您支付从2008年2月1日起至劳动关系终止之日止的双倍月薪。
-
您好: 1、首先要判断你是否构成旷工:旷工一般是指员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请假或未经批准擅自缺勤。 虽然你发短信给领导请假,但如果领导不同意,那么你就构成了旷工。
2、如果构成旷工,那么根据贵单位的管理制度,旷工多少天构成自愿辞职,应有内部规定; 如果没有旷工,则不会终止雇佣合同。
3、旷工不是直接违反劳动法,而只是违反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可以按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管理,不违反劳动法。
4、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本案中不予赔偿,只支付您应支付的工资。
-
你好! 1、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无需承担赔偿或者赔偿责任; 如因《劳动合同法》第一条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二倍的经济补偿)。
2、你说的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用人单位不能或者不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协议或者劳动者依照第三十九条规定有过错。
3、因劳动者原因以外的原因改变劳动者工作单位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按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 因此,原有的无限期劳动合同仍应适用于新雇主。 新用人单位未能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岗位,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对劳动者进行补偿(变更前用人单位未提供经济补偿的,劳动合同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并计算, 如果用人单位变更时,劳动者在A公司已经获得了工时补偿,则在B公司终止时,仅计算B公司工时的经济补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劳动合同法》
见附件(黑体),包括: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第42条、第46条、第47条、第85条和第87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条 劳动者因自身原因以外的原因,从原用人单位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按原用人单位工作年限计算。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了遣散费的,在依法解除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新用人单位在计算支付遣散费的服务年限时,不计入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解除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的,不予支付经济补偿。 补偿金的计算期限从受雇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按照应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包括小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收入计算。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您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并请收集证据、工作评估、公司对您的绩效的解释。 如果公司没有理由终止合同,您可以获得至少两个月工资的补偿。
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主要明确了病假工资的基数和病假工资计算系数的确定方法,满足病假工资计算原则的,满足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劳动法网络上有关病假工资计算的详细信息列表,我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More
工资转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年劳动者平均月工时工资换算问题的通知》(2008年第3号)第2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换算: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在法定节假日支付工资; 也就是说,在折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不得排除国家规定的11个法定假日。 因此,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折算为: >>>More
《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