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分析:新会计准则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会计准则第9号——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
第一条 为规范会计主体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本准则按照《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
第二条 财务报表是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结构化表述。 财务报表至少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a) 资产负债表;
2)收入和支出报表;
c) 注释。**会计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编制现金流量表。
-
总结。 2017年修订的六大企业会计准则: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2017年修订) 2.工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 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2017年修订) 4.商业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 - 金融工具列报(2017 年修订) 5.工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补贴(2017年修订) (6)工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2017年新会计准则有哪些?
2017 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六项准则》: 1.商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2017年修订) 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 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2017年修订) 4.商业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 - 金融工具列报(2017 年修订) 5.工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补贴(2017年修订版) (6) 工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延伸资料:第一条 为规范金融工具的认定计量,本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 金融工具是指构成一方金融资产,构成另一方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约。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一)从其他方获得现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ii) 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3)拟结算或者未来可以用企业自有权益工具结算的非衍生性合约,企业在该合同项下将获得数量不定的自有权益工具。(四)未来必须结算或者可以与企业自有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合约,但以固定金额的自有权益工具换取固定金额的现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合约除外。 其中,企业自有权益工具不包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可转售工具,或发行人有义务在清算时按比例向另一方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 它也不包括本质上要求企业将来接收或交付自己的权益工具的合同。
-
境内外上市企业,以及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他国内上市公司。
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允许企业提前执行。 执行本准则的企业。
-
2007年1月1日。
新会计准则是指财政部同时在人民大会堂颁布的一项规定,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并受到其他企业的鼓励。 值得关注的是: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衔接。
2005年。 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六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共计22项会计准则。
-
要求是从明年1月开始全面使用,全天来回更换。
-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非常重要。
这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
新会计准则将于11月起实施。
-
会计准则何时实施? 我想看看官方的风波,你注意官方**的通知。
-
新会计准则何时实施?
-
新会计准则什么时候实施,马上就要了,你要有耐心。
-
法律分析: 1.教学大纲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因此教科书的章节顺序会有一些小的变化。
2、教学大纲内容只有一处变化,即“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包括借款成本的范围、确认、初次及后期计量、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原为“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包括借款成本的范围、确认、初次及后期计量、处理)”, 可以看出,原来要求的处理方式已经改为考核原则和方法。
3、大部分考核能力要求保持不变,变化如下:
1、要求从3级综合题(综合应用能力)降低到2级计算分析要求(基本应用能力)。
1)套期保值会计。
2) 联合安排(包括与联合安排相关的概念、承认和衡量原则)。
3)初始计量时处置费用的处置。
2、要求有所提高,从2级计算分析题(基本应用能力)要求提高到3级综合题(综合应用能力)。
1)成本法。
2) ** 补贴。
3)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趋势,上述变化的分数本来就比较低,可能出现在选择题的选项中,也可能在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中结合其他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考试。
3、综合能力要求全部升级为3级综合题,需“租赁”标准。
在2020年考核中,新租赁标准已经出现在综合性问题中,因此此次教学大纲调整意味着新租赁标准在2021年考核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确定,因为新租赁标准将在2021年在国内企业全面实施。 在2021年教学大纲的整体变化中,这一变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学生在复习和备考时也要重点学习租赁指南。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下同公司)适用本标准。
第三条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按照本准则执行。
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财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及其相关部门和公众。
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自己的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六条 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1.重新界定了“估计净剩余价值”的概念,并引入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概念。 旧准则中的估计净残值为最终值,新准则预计净残值为现值。
此外,还规定了处置费的会计处理,即将固定资产的估计处置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取消了原规定下后续费用的确认原则。
2.明确了资产减值测试的前提。 该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期末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决于是否有资产减值的迹象,如果没有资产减值的迹象,则无需估计资产金额或确认减值损失。
只有当有减值迹象时,才需要对资产金额进行估计。
3.更具可操作性。 该准则规定,资产的允许金额应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成本与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确定。
该准则对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成本和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提供了更详细的应用指南。
内部审计准则如下:
1、内部稽核基本标准。 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体纲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具体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基本依据。 >>>More
我国实行“统一会计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三种会计准则,即“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