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循环;
地球公转会产生季节性变化。
由于地球是一颗不透明的行星,太阳和星星给地球带来光明,照在太阳上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是黑夜。 地球绕着自转轴不断自西向东旋转,天体在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地球自转一圈,相当于太阳从东方升起,落下再升起的一周,也是我们的日常。
当地球自转时,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从西向东旋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接近完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 地球的轨道周期是一年,天文上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
地球轨道(黄道平面)与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度26分,这导致太阳的直接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形成温带地区的四个季节。
每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到赤道,全球昼夜是春分,也就是我们的春分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南回归线,成为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夏至, 然后太阳直射点转为向南移动,9月23日,它直接撞击赤道,也就是秋分,12月22日,它移动到摩羯座的北回归线,就是我们的冬至。
季节的变化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倾角和绕太阳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这些条件之一,季节的变化就不会发生,地球上的一切都会相应地变化。
-
昼夜循环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昼夜循环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不透明球体,阳光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白天半球和黑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曦和黄昏线。 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现取决于哥白尼日心说。
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同一时间的夜色情况是不同的,有的是中午,有的是午夜,有的是早晨、黎明或傍晚的昼夜交替。
当太阳升到一天中的最高位置时,它只照在那个地方的子午线上,也就是当地的中午。 这样确定的时间称为当地时间。 经度每 15 度,当地时间相差 1 小时。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因此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各不相同。 在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太阳一年四季都斜照,昼夜的长短变化最大。
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太阳整天不落山或不出来,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在北极和南极,有持续半年的极地昼夜。
-
昼夜循环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沿其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从北极逆时针旋转,从南极顺时针旋转。 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成一定角度,垂直于赤道平面。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平均自转角速度以度为单位,在地球赤道处的线速度为465米。 地球自转需要 23 小时 56 分钟,每 10 年增加或减少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万亿秒。
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不透明球体,阳光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就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就是黑夜、白天半球和黑夜半球的分界线(圆圈), 这被称为早晨和黄昏线(圆圈)。
地球自转的形成原理
我们每天都经历着昼夜交替,这是由地球不断自转引起的。 如果太阳和地球都带电,太阳自转时,会受到宇宙中心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旋转电流,而这个电流会产生旋转的电磁场。 这时,地球也会产生感应电磁场,阻碍太阳电磁场的自转,而这种感应电磁场将促进地球的自转,形成地球的自转。
打个简单的比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旋转在手臂伸展时会减慢,因为旋转体的半径增大,角动量守恒,其线速度不可避免地减小; 相反,如果手臂折叠在一起,旋转速度会增加。 正是因为“角动量守恒”的奇妙定律,今天所有其他行星和各种天体都是自转的。
直到哥白尼提出地球也是一颗行星,绕太阳公转,同时绕着太阳轴旋转,昼夜交替的原理才被理解。
以上内容参考:文件链租百科-昼夜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