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了《农业之书》? 谁是《农业之书》的作者

发布于 文化 2024-07-28
9个回答
  1. 匿名用户2024-01-31

    古代,王震,王震,字博山,元代农艺师,土生土长的东平人(今山东东平县)。 生卒年月不详。 关于他生平的史料记载极为稀少,只记得他曾担任景德县(今安徽)和永丰县(今江西省)的县长。

    还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调查,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知识。 在景德郡尹仁忠,他全面整理了平日记录,撰写了《农书》,该书完成于永丰县尹任职期间,大约在元皇庆二年(1313年)。 《农书》是农学的重要著作,它延续了齐敏的工作,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调查的结果。

    全书共37集,13.6万字。 基本内容分为三部分:农桑总方、百粒谱、农具谱。 第一部分侧重于农业历史和主要耕作技术。 第二部分描述了各种谷物、蔬菜、瓜类、水果和林业作物的种植和管理; 在第三部分中,绘制和说明了281张各种农具和农业机械的图纸。

    《农业之书》是第一部论述南北两面的农业科普著作,试图系统地介绍全国农业,分析比较南北农业技术与农业工具和功能的异同。 《农桑通谱》是总则部分,《谷谱》等其他部分可视为专著,全书通书和专著系统鲜明,文体完整完备。 例如,在各论中,每种作物的性状都在“谷物光谱”中描述,这在古代农业书籍中是一项开创性的壮举。

    农具的范围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四,比较复杂的机械也被安排在其中,这也是《农书》中比较突出的内容。 例如,为了解决农林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他主张在北方实行流行的“锄头社会”,他说:“在北方的村庄中,大多数都形成了锄头社会。

    以十户人家为户,一户人家的田地第一锄,一户人家吃,第二户人家的其余人,十天之间,每户人家的田地锄,......有病人的家可以帮助他们......这个名字叫做锄头社,它可以有效。 “(《农书》卷三,《农桑通觉》三,《馐志篇》七)。 《农业之书》是一部值得高度重视的农业著作。

    《农书》末尾的附录载有《制作活字印刷书法》,详细描述了制作木活字、排版和印刷的情况和经验。 王震还发明了旋转排版,其使用方法也列在附录中。

    现代马银初还写了一本关于农业生产的《农业之书》

  2. 匿名用户2024-01-30

    南宋陈阳的《农书》的这一段。

    陈阳著有《农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 书中提出了“土壤肥力长新社”理论,提出了“以粪为药”的合理施肥思路,全面总结了江南水稻种植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农书》三卷,载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洪兴祖》序言。 第一卷涉及土地管理和植物种植,中卷涉及养牛,第二卷涉及养蚕业。 还结合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土地规划利用、土壤管理、水稻技术等都有独到的见解。

    全书约12000字,分为第一卷、中卷、第二卷三卷,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长江以南“泽农”生产经验和技术的农业书籍。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江南地区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的水平和成就。 陈洋农书提出的“土壤永远是新鲜的、坚强的”的观点,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陈洋注重实践、善于观察的现实精神。

  3. 匿名用户2024-01-29

    《农业管理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

    徐光启,字首,名宣虎,上海人,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崇祯六年(1633年)去世,明末杰出科学家。

    他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齐居宇的《几何原文》和《苔丝的水定律》,成为介绍现代西方科学的先驱。 同时,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历法计算和测量的著作,如《测算的异同》和《毕达哥拉斯的意义》等; 他当时也懂得中西历法,主持编纂了130多卷的《崇真年鉴》。

    主要成就: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功绩主要集中在《崇真年鉴》的编纂和为历法改革而写的各种稀疏著作。 在年历中,他引入了圆形地球的概念,并引入了纬度和经度的概念。 在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的基础上,他提供了第一张全天星图,这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徐光琦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与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学全集》(前六卷)。 徐光启提出了实用的“度科学”思想,还写了《毕达哥拉斯的意义》和《测量的异同》两本书。

    徐光启精通农业,著有《农政全书》《甘薯书》《农文杂书》《农书草稿》《太溪水法》等多部著作。

  4. 匿名用户2024-01-28

    在农业早期,《汉书文艺编年史》被特别列为关于“农民”的论文共9篇,共114篇文章。 其中记载的“六国”农学著作中基本没有记载,我们看到的关于农业的先秦文献只有冯川《吕春秋时期》中的《商农》、《任》、《论土》、《判时》。

    吕氏春秋时期的《商农》四篇文章是前秦时期最系统的农学著作,其内容大致取自《侯济农书》。《后农之书》应该是战国早期的著作。 这本农书在《汉书文艺编》中没有提到,说明它早已失传,但好在这部分保存在《吕氏春秋时期》。

    其中,“尚农”一章讲的是农业政策; 《任迪》、《保卫土地》、《判断时间》三篇文章讲的是农业技术。

    殷之之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汉代的农书,包括《碧生书》和《四民令》。

  5. 匿名用户2024-01-27

    应该有王震的《农书》。

    四大农业书籍。 《齐闵要求》:北朝,贾四典,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桑纪尧》:元代最早的官方农书。

    《农书》:元代王震,重点论述生产工具改革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引进西方自然科学,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先驱"

    《西汉毕圣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仅存3000多字,散落在《齐民药书》、《戀平玉兰》等著作中。 东汉的“四民月令”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 匿名用户2024-01-26

    《齐民尧书》是中国北魏著名作家贾思贩所著的一本综合性农业著作,是世界农业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在书名中,齐敏指的是老百姓的本事,指的是谋生之道,而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要让百姓有足够的谋生之道。

    贾思谦是北魏末年,人们出生在一代农书生中,是一个农家的世家,贾家从祖先爱读书、学讲究农业生产技术,也总结出一种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专业研究。 贾思贩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祖宗藏书量很大,这也让他从小就有机会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从书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也为后来编纂《齐民药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贾思义成年后才开始创业,曾在高阳县当过太首,也去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非常关注那里的农业生产,认真考察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 并且还获得了大量的农业知识,使他在撰写齐敏的关键技法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到了中年,他辞职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亲自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因为有过农耕实践,掌握了许多生产手法,所以在北魏永熙二年。 他开始将身上积累的经验和实践,结合古籍中的农业技术资料和老农的经验,整理、分析、总结成最早的农业科技著作《齐民药书》。

    《齐民尧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涵盖的题材广泛,包括农作物种植栽培、经济林种植、野生植物利用、家禽、畜牧业、渔业养殖、蚕种方法和疾病,甚至农副产品加工都有记载。

  7. 匿名用户2024-01-25

    对稻田耕作技术和各类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标志着南方稻田精约化耕作技术体系的成熟。 它和《齐敏之术》可以算是双星拱门,映照南北。 在书中,他提出了“盗天盗地不利”“土地永远是新强的”等命题,在传统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8. 匿名用户2024-01-24

    王震的《农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著作,它延续了《齐民尧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调查的结果,是综合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稻田耕作生产经验而写成的一本大型农业著作。 全书共37集,13.6万字,基本内容分为农业桑葚总方、百粒谱、农具谱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农业的历史和主要的耕作技术,系统论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还广泛涉及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的技术和经验。 第二部分描述了各种谷物、蔬菜、水果和林作物的种植、起源、性能和管理。 第三部分绘制了281幅各种农具和农机的图纸,介绍了农用生产工具和农机的结构和制造方法,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农具的真实形象,甚至一些当时已经失传的古代机械也多次尝试还原原型, 具有极高的科学史价值。

  9. 匿名用户2024-01-23

    随着养蚕业的发展,人们对蚕的习性有了更好的了解。 宋代陈阳在《农书》中指出,蚕“最怕湿、热、怕寒风,湿是黄脂,寒是高,沙蒸是脚肿,冷是头白刺,冷是焦尾,冷是黄脂,冷是黑,白红僵硬。 “这里正确指出,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对蚕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有不利影响,这是诱发蚕病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湿度对蚕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当空气潮湿时,蚕的水分更难散发,这时如果吃了水分含量较高的桑叶,那么蚕的体温就会升高,身体就会变得肥大虚弱,病原微生物就会滋生传播, 疾病就会发生。

相关回答
7个回答2024-07-28

庄周的《庄子》,包括《内章》七部,《外篇》十五部,《杂篇》十一部,其中大部分是庄周写的,少数学者有争议,已经无法查阅。

8个回答2024-07-28

是陆游写的。

南宋。 书的愤怒。 >>>More

4个回答2024-07-28

汉代刘翔。

不是吗? >>>More

2个回答2024-07-28

古诗《珍惜时光》陶渊明用拼音如下: >>>More

12个回答2024-07-28

1.“岛”。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关于麻风病人的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