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李道元所著,是中国古代比较完整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主要记载江河水系。
-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李道远所著。
-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李道元。
-
它由李道远在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撰写。
-
《水书记》的作者是北魏。
已故李道元。
《水书笔记》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和散文作品,作者是北魏李道元。 李道元,字好。
凡阳涧县(今河北)人。 攻击他的父亲是永宁伯。 他先后担任尚书大师、客郎、御史秘书、庐阳太首、东京州刺客、河南岷、御史副官。
《水经注》在《水经》中
《三国志》的旧传是桑钦在扩展成书的基础上写的。李道元以《水之书》为钥匙,做了不少的补充和发展。 全书共40卷(北宋。
当初失传5卷,后世分成35卷,凑齐40卷),约30万字,记载水道1389条(一说1252条),比原著中的137条水道多了十倍多。
-
《水书笔记》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杰作,共40卷。 作者是北魏末期的李道元。
《水经》以注“水经”命名,《水经》一书约万字,《唐流典注》说它“领水天下,一百三十七”。《水书笔记》看似是《水书》的注释,实则是在《水书》的基础上,详细记载了1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及相关史迹、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地理著作。
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题词和墨水、渔歌和歌谣,文笔精妙,语言清晰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书中引用的大量文献中,许多已经丢失,《水书笔记》保存了大量资料,对中国古代历史和地理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水经笔记》的作者是北魏晚期的李道元。
《水书笔记》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杰作,李道远写了40卷《水书笔记》,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先驱,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他还写了《本之》《七约》十三篇文章,均已失传。
-
《水之笔记》的作者是李道元。 李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是北魏时期的**。 李道元从小就随父亲游历山河,读了很多书,熟悉各地风俗文化,最后写出了《水经笔记》。
《水经》是以《水经》这个注释命名的,《水经》一书大约有10000字,《水经》看似是《水经》的注解,但实际上却以《水经》为大纲,详细记录了1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及相关史迹、人物的故事, 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
《水之笔记》的作者是李道元。 《水景记》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地理名著,其作者李道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事实上,除了这两个身份之外,李道远还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在帝国历史上担任过中尉, 掌管国家监狱,同时有权监督纠正数百名官员的弹劾,参与北魏的许多重要政治活动,还被官方史书《魏书》列为酷官!
介绍《水之书》中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字数超过1万字,经过李道元的注解,大大小小的河流数量增加到1252条,共计30多万字,是原著的20倍。
该书描述了每条河流的发源地和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地理学巨著。 由于《水经笔记》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研究它,形成了“李学”。
-
李道元根据所见所闻,收集了大量的史地理资料,并引用当地的神话传说为《水之书》注解,“因为水证明土地,土地是用来保存古人的”(王贤谦)。
水路经过的地方,详细描述了山脉和城市、建筑景点和宝藏。 《水书笔记》记载了1252条水道,成为一部30万字、40卷的巨著。
为了写《水之书笔记》:
他阅读了400多种书籍,查阅了所有的地图,研究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并亲自到野外考察了怀盖。 他所到之处,都仔细观察和收集有关水道分布、水利设施以及流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信息,并核实了账簿中的记录。 橘子亮的时候,交通不便,路势陡峭,但他不怕困难,跋涉山川,考察各地山川植物、洞穴、树林。
《水之书》中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字数超过1万字,经过李道元的注解,大大小小的河流数量增加到1252条,共计30多万字,是原著的20倍。 该书描述了每条河流的发源和流向,每个流域的自然、经济和人文地理,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地理学名著。
由于《水经笔记》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研究它,形成了“李学”。
-
《水还经记》的作者是李道元。
《水书笔记》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杰作,共40卷。 作者是北魏末期的李道元。 《水经笔记》影响如此深远,与李道元严肃的学术态度是分不开的。
为了写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文献,引用了多达437种书籍,收集了约350种汉魏时期的石刻,还收集了大量的民歌、谚语、方言、传说等,并仔细分析研究了所获得的各种资料,亲自勘察了遗址, 搜寻史迹,追根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本书其实是对北魏以前中国古代地理的总结,书中很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很多人可以从中编纂或更正一些古籍。
关于作者:
李道元(466-527),涿州人,樊阳(今河宽乌北涿州市)。 北魏时期,他是官泄、地理学家,是青州刺客石立凡之子。
孝昌三年(527年),看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坤造叛,迂右使关督萧宝俸,被杀。 五台早年,曾获赠《官部之书》、《冀州荆桦史》和《安定县志》。 著有《水书笔记》40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先驱,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他还写了《本之》《七约》十三篇文章,均已失传。
影响价值:《水经评注》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水书笔记》中对山川风光的描写,作为文学作品,也被后世高度评价。 >>>More
《徐夏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为主的地理著作,经过34年的游历,明末地理学家徐夏客写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17部著名山地游记和《浙江游记》、《江游日记》、《楚游记》链哗、《广东西部游记》、《千游日记》、《云南游记》等作品, 除了零散的,还有6000多万字的游记,他死后被别人整理成《徐夏客游记》。有10卷、12卷、20卷等,主要以作者1613年至1639年游记为主,详细记录了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对地理和文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