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民族风俗的文章,也要写一个提纲 快点,快点,快点!!!!!!!

发布于 教育 2024-06-13
6个回答
  1. 匿名用户2024-01-29

    苗化山节。

    从农历正月初二到农历正月初七,是滇南平边、蒙子、河口等地苗族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 这时,来自各个村落和村庄的苗族人从几个苗族村庄之间的空旷山坡上四面八方赶来。 “花竿”是踩上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笔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系上鲜花,五颜六色的旗帜。

    定花村(又称花竿头)的村民被公认为“心地善良的人”。 这个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天早上,在太阳升起之前竖起杆子。

    在“踩花山”当天,首先,“花竿头”向参加“踩花山”的人们敬酒祝福,然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 这时,华山场内外锣鼓声响起,鞭炮、铜炮、枪炮来来去去,鲜花交友、旗帜迎风飘扬,各种庆祝活动纷纷拉开帷幕。 有的青年男女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踢踢舞,有的跳舞狮,有的跳斗牛,整个华山田野都洋溢着欢腾的气氛。

    滇东北和滇南南部的苗族人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庆祝“花山节”。 相传,在远古时代,苗族人战败流放异国他乡,他们想起祖先逃往西方的苦难,痛哭流涕。 一年正六月初六,老祖宗现身,劝告他们不要太伤心,到山顶吹芦苇,歌舞给我们看。

    说完,一朵花从天而降,挂在树上。 大家围着树唱歌跳舞,吹着芦苇,今年的庄稼长势很好。 从此,每年的6月6日,苗族人都会穿上节日服装,在高山上种一棵花树,举办舞芦苇笙舞、斗牛、舞狮、爬花竿等活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攀岩竿,谁爬得高,谁就送猪头和好酒奖。

    这是苗族热闹的华山节。

  2. 匿名用户2024-01-28

    端午节。 端午节快到了,说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各地习俗不一样,但大体思路是一样的。 在我们家乡,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习俗,比如在门口插艾草,吃煮鸡蛋煮蒜,有些注重粽子和煎饺的家庭,然后把五颜六色的绳子绑在手腕和脚踝上,脖子上挂着香布袋, 并在鼻子、耳朵和肚脐上涂抹 Realgar 葡萄酒。

    端午节前一天,大人们去地上扯了一些插在门上的艾蒿,听老人说端午节拉回来的艾灸杀菌驱魔效果最好,艾蒿插在门上,不仅起到杀菌作用, 但也可以辟邪驱鬼。现在在城里,这个时候,一些山农会在田里拉一些艾蒿到城里去卖给城里人赚钱,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的波波玲玲到处都是长,到端午节你去田里看看一些又长又粗又壮的艾蒿, 把它带回家,插在门上。

    小时候吃粽子、鸡蛋、蒜蓉也不知道用心是什么,但后来才知道,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据《读气和声记》记载,屈原在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河,人们听说后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救他,但为时已晚,为了纪念他,人们每天都会把用竹筒装好的煮鸡蛋、大蒜和江米扔进河里, 让屈原在天上的精神可以享受,从而表达人们对屈原的钦佩之情。但是扔进河里的江米经常被龙吃掉,聪明的人把江米包在棕榈叶里,然后用彩线绑起来,龙怕这种东西,不敢再偷了。

    后来,人们为了求财求吉,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各种粽子,演变成求富祈吉的习俗。

    关于佩戴香囊和涂抹 realgar 酒的习俗。 小时候听老人说是为了辟邪,其实根据《帝靖胜利岁月》的记载:五月初,妇女们剪“色”折“福”,用软布剪“老寿星”、老虎、大蒜等小袋子,在袋子里装满草药, 薄荷、杨树枝、艾草等中草药,并带给孩子们。

    端午节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人们就佩戴芳香药来消除不祥之物,防止恶臭侵入。 “丽曹”:“胡 江离开了皇宫和知羲,苏秋兰觉得他很佩服。

    据书中记载,汉代流行“暖气毒疖,千家万户灭”,人们使用薰衣草等7种药,制作香囊“戴起来就能煮”,可见古代人戴香薰药袋,与当时的防瘟疫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根据一些现代专家的研究,佩戴药袋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状态,并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因此,民俗是有一定渊源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实践的结晶,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它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匿名用户2024-01-27

    端午节介绍。

    2.您家乡或某个地方的端午节习俗。

    3.你自己对端午节的看法或端午节期间,你可以做一些与平时不同的事情。

  4. 匿名用户2024-01-26

    中国有56个民族,所以最好一一查。

  5. 匿名用户2024-01-25

    家乡风土人情概要如下:

    范文义:我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我们先来谈谈农历除夕夜吧!

    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小家伙们可以玩灯笼。 不仅小朋友出来玩,大人也忍不住出来玩! 大人小孩在街上放鞭炮,场面好热闹!

    过了除夕,第二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就是新年的开始。

    第二,农历新年第三,全家相当于放假。

    顺便说一句,过去三天不允许移动针线或剪线! 听听那些年纪大的人,是给累了一年的女人请三天假。 你可以看到这是多么公平!

    大年初一,怀丹大人会领着孩子到长辈家里拜过年,过完新年后,长辈们会送红包! 这颗红宝石是给孩子们的,孩子们可以自己攒钱处理,比如买一些书和文具。

    范温2:泼水节,对于淳朴的海南人来说,大概就是一场狂欢节吧! 我的祖籍在海南,我是一名学生,刚和父亲一起转学到佘县。

    早上8点,每家每户都准时开门,百姓全副武装。 有些人左手拿着一个盆,右手拿着一个大水桶,有些人穿着雨衣和雨靴! 体育馆里四面八方的人都熙熙攘攘,大家在岸边谈笑风生,别看现在大家都那么和蔼可亲,却不认识泳池里的人。

    范文三:我的家乡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庄。 虽然没有城市的喧嚣,但家乡风土人情的热闹气氛,足以传遍全国。

    农历正月初十的早晨,公鸡的鸣叫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忙着工作。 村里的老人们说,正月初十,要准备鸡、酒、茶供奉菩萨,以求来年的好天气。

    很快,大家就做好了祭拜菩萨的标准食物,大家纷纷将食物和孩子搬到了运动场上。 过了一会儿,体育场已经挤满了人。

  6. 匿名用户2024-01-24

    回首过去,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念和谜团,这个“当年礼仪”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春节习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 春节在古都普遍受到重视,形成了一整套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 春节起源于殷商期初末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 古代春节叫:

    元旦“、”元旦”。 辛亥革命后,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而言,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想泡腊八醋(蒜),开始有了“新年的味道”。 民歌说:“老太太,不要难过,腊八过后就是新年了。

    腊八粥,喝多少天? 二十三。。。。。。农历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 有一首民谣说:

    糖瓜祭炉,过年快到了,女生想开花,男生想......从这一天起,京民更忙了,祭窑、扫房、蒸馒头、买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 坚守门神,贴钱,忙到除夕,开始过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挂在门上、衣柜上、水箱上,寓意福气已经到来。 粘贴春联的细节也很多,老百姓家里贴红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院和太子府都是用白宣纸镶红边; 那些遵守规则的人(那些失去父母的人)应该使用蓝皮书; 寺庙是用黄纸做的。 春联最早始于五朝后书。

    据说当年蜀王在宫门上写着:“天悬玉清,地连长春。 八大字,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北京人在屋内院穿上“抬头看喜”、屋外“出看喜”、院内“照全院”等春条。

    过去,北京的老房子大多有佛龛或神像,到了除夕,最精致的要摆上九个大供品; 有蜂蜜供品、蛋糕和新鲜蛋糕、水果、干果、八块花糕、年糕、素饺子(或蒸食)、素食炒蔬菜(或油炸食品)。 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人也应该献上三到五个供品。 北京人谈春节吃喝玩乐,重点是吃。

    这些产品实际上也是为人们制作的。

    农历除夕夜晚上的农历除夕晚餐(也称为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年中丰盛的晚餐。 农历除夕的除夕晚餐应搭配肉类和素食菜肴。 有冷肉、大盘和清淡的菜肴。

    冷肉包括冷炖猪肉、羊肉、冷炖鸡和鸭肉。 大件有:红烧肉、纽扣肉、米粉肉、红白肉丸、四溪肉丸。

    青口菜一般是豆腐、青菜、罗菜。

    10.腌佛手柑等 主食多为肉类和素食。

    北京人在除夕和农历正月初一吃饺子,认为这是“改年生子的义”。饺子总是包成锭子的形状,饺子里放糖、铜钱、花生、枣子、栗子等。 如果你吃了糖,就意味着你以后的生活会很甜蜜; 吃铜币意味着有钱花; 吃花生意味着长寿,因为花生也被称为长寿水果,吃枣和栗子意味着早......

    北京春节的习俗太有趣了!

相关回答
11个回答2024-06-13

1997年《海边风》散文集。

2008年《杨岚专访II》。 >>>More

3个回答2024-06-13

1.导语:绿茶是一种未经发酵的茶,即将新鲜的叶子铺开并晒干后直接在火锅中油炸,以保持其绿色特性。 >>>More

5个回答2024-06-13

开头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没有电,你就不能在晚上看电视; >>>More

8个回答2024-06-13

我们感谢我们的革命先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取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