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4岁的孩子有偷家里钱的习惯,现在又在偷别人家里的钱

发布于 教育 2024-04-10
26个回答
  1. 匿名用户2024-01-27

    首先,父母发现问题后,不应该生气和责骂,而应该努力控制自己。 应该把孩子叫进来,坐下来认真交谈。 让您的孩子谈谈他的想法,他用钱买了什么,以及他用钱做了什么。

    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孩子的两个方面:一是非对错问题。 结合现实,向孩子讲解如何对待金钱会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小问题会变成大错误。

    第二个是如果你想花钱怎么办。 告诉孩子自己想买什么,告诉父母,父母给不给钱是想了想,要钱给就给孩子的成长不好。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一些合理需要,他们应该对孩子进行自我检查并说服他们。

    第二,保管家里的钱,不给孩子机会。

    第四,在家准备一个抽屉或盒子,放几十块或几十块钱,急需用的时候用。 最好有一块钱的钱,你也可以有一些零钱,并在里面放一个笔记本记录。 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的时候可以花,但是拿多少钱,拿多少钱,买什么要写下来,时间要写上来。

    这样,主动权就交给了孩子,孩子觉得父母信任他,但不会乱花钱。 如果孩子花钱不当,要及时讨论和引导,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第五,培养孩子节俭节俭的习惯,让他明白随便花钱不是美,而是丑,花不出的钱一定不能花。

    第六,教孩子如何存钱。 把年钱和剩下的零花钱留给孩子,打开活存折,一个接一个地存入,真正需要的时候,需要多少就取多少。 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积累金钱的能力,也培养了量入为出的良好生活习惯。

    总之,要改变孩子从家里拿钱的行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一下子看不起孩子,随意的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 匿名用户2024-01-26

    首先,了解你用你的钱做什么;

    二是注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最后,与您的孩子成为朋友,设身处地为他着想。

  3. 匿名用户2024-01-25

    对孩子的原因和后果,并告诉他许多小偷发生了什么。

  4. 匿名用户2024-01-24

    教育必须严格规范。

  5. 匿名用户2024-01-23

    如果孩子不听话,打他就好了。

  6. 匿名用户2024-01-22

    孩子从家里偷钱的最好方法是要有耐心、开明和受过教育,而不是粗暴。 如果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就更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的叛逆情绪,这样他们反而会犯更多的错误,而不是纠正错误。

  7. 匿名用户2024-01-21

    1.不要在发现自己偷了家里的钱后,打骂孩子。

    2.教育孩子偷钱的坏习惯。

    3、一段时间后,应核实孩子的偷钱行为。

    4. 家长也应该管理好自己的硬币。

    5.如果有些东西是你的孩子非常需要的,你应该尽量满足他们。

  8. 匿名用户2024-01-20

    主要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家长没有及时进行矫正教育。 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贴上偷窃的标签,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起讨论并达成协议。 双方都可以跳出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利弊。

    同时,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给孩子一定的财务支配力。

  9. 匿名用户2024-01-19

    孩子从老家偷钱,从根本上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跟孩子谈谈这个问题,让他明白父母赚钱不容易,组织一次课外实习,让孩子在店里打工一周,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和艰辛。

    同时,要教育孩子,告诉他们游戏成瘾的危害,多列举负面新闻案例,让孩子体会到游戏成瘾的可怕,从根源上杜绝孩子对游戏的沉迷!

  10. 匿名用户2024-01-18

    多教育,如果藏不了所有的钱,就不要用打骂的方法。

  11. 匿名用户2024-01-17

    你必须狠狠地打败它,反正你也可以打败它一次。 不要把现金放在家里,也不要让孩子知道你手机的密码。

  12. 匿名用户2024-01-16

    如果孩子偷了家里的钱,被父母发现,就要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以后一定要向父母要钱,如果钱能正常用,父母就可以给。

  13. 匿名用户2024-01-15

    我觉得给孩子这种事情加点钱给游戏一定是一次艰苦的教育,反正他12岁的时候还处于认知过程中,要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14. 匿名用户2024-01-14

    如果孩子从家里偷钱,那就意味着他的父母平时对他太宠爱了,对他的需求有反应,不向他解释钱只能通过劳动获得。

  15. 匿名用户2024-01-13

    父母应该有耐心和指导。 并与您的孩子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看看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16. 匿名用户2024-01-1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和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明白偷钱不是一种好行为,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与父母讨论,而不是以这种方式获得。

  17. 匿名用户2024-01-11

    要严惩,不反复改,就得想办法,久了就成习惯了,把钱拿不到的地方就不给他了。

  18. 匿名用户2024-01-10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好好引导和教育孩子,除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告诉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不严格,以后会后悔的。

  19. 匿名用户2024-01-09

    孩子的教育是不听话的。 14岁那年,他们用父母的钱来教他们。 现在的孩子学习特别认真。

    您可以观察婴儿的周围环境,然后进行攻击。 重新审视自己。 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热衷于金钱。

    多沟通,多指导。

  20. 匿名用户2024-01-08

    我们必须纠正他的做法,否则上社会后罪孽会很大,尽量不要吵架,孩子一定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了解他的想法是什么,这样正确的药才能帮助孩子,否则事情就会逆转。

  21. 匿名用户2024-01-07

    你可以先问问孩子偷钱干什么,然后教育她,告诉她偷钱是不对的,然后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教育。

  22. 匿名用户2024-01-06

    小时候,有调皮的孩子偷大人的钱,主要是因为他们还小,有些道理还不完全明白,但好好教育他们也没关系。 多说多听就好,很多孩子小时候偷父母的钱,长大后都是好人。

  23. 匿名用户2024-01-05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偷父母的钱当然要受到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24. 匿名用户2024-01-04

    教导主。 如今,孩子们特别重视追随潮流。 你可以看看宝宝的周围环境,然后再次出击。 然后审视自己为什么你的孩子如此热衷于金钱。 多沟通,多指导。

  25. 匿名用户2024-01-03

    法律分析:一名14岁儿童偷钱被罚款并被拘留长达15天。 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盗窃财物,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十五日以下罚款或者拘留。

    不符合构成犯罪的数额或者构成盗窃罪的其他条件的,也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由治安管理部门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抢劫、抢夺、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6. 匿名用户2024-01-02

    总结。 你好,亲爱的,14岁的孩子偷钱 你应该正确引导,告诉你的孩子你需要钱 你可以告诉你的父母,你的父母会给合理的钱。

    如果一个 14 岁的孩子偷钱怎么办。

    你好,亲爱的,14岁的孩子偷钱 你应该正确引导,告诉你的孩子你需要钱 你可以告诉你的父母,你的父母会给合理的钱。

    面对孩子偷钱,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有偷窃的心态,但实际上,这种倾向远没有很多家长想象的那么严重。 宋欣说,要改变孩子从家里拿钱的行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一下子看不起孩子,不要在外人面前处理这件事,更不要谈论孩子偷钱的事情。 她建议,父母有必要在子女面前更详细地记录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

    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培养理性用钱的意识,轻松不用“偷”字,对孩子心理压力小,有利于教育。

相关回答
26个回答2024-04-10

读者:孩子总是偷大人的钱,和她说话好几次都没有改变,我怎么能沟通? (与读者进一步交流得知,这位读者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这种现象从三年级开始就开始出现,每次拿钱,他通常都会邀请同学朋友一起玩,或者反复购买各种笔、笔记本等用具,哪怕家里已经有一堆, 然后把它藏在自己的盒子里,不使用它。 >>>More

14个回答2024-04-10

计算软件: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曲线软件。 >>>More

33个回答2024-04-10

为什么娃娃总是从家里偷东西吃,可能是孩子比较好奇。 还是这样,也许你吃饭的时候提起来,他不吃,但是当他拿下来觉得好吃,吃了这样的孩子,你要慢慢养成一个好习惯,让他边吃边吃,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习惯也有好处。

17个回答2024-04-10

14.如果你开悟了,你就无法与你的孩子交流。

12个回答2024-04-10

从改善关系开始如果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更好地与他们合作,他们应该首先从专注于改变他转变为专注于改善你与他的关系。 有些家长一听到有人“抱怨”或看到孩子行为不端,就会大步走,恨铁不恨钢。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每天都会有一两个不礼貌或不好的行为,如果父母不一一纠正,不管情况如何,结果只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不舒服。 >>>More